一提到基隆就會想到基隆港,貨櫃船忙入忙出,而正濱漁港位於和平島南方,是歷史悠久的老漁港,早在西元1934年由日本人創造,日治時期為台灣第一大港,曾為繁榮極盛的漁貨商港,是早期帶動基隆漁港興盛的主要功臣,台灣北部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,而在漁船噸位逐漸增加之後,漁港水位不堪負荷。
因為港邊有一排彩色的房子,像是彩虹般繽紛正濱漁港有著「台版威尼斯」的美稱,再度走紅,適合傍晚來此旅遊,沿著港區散步散步,再順遊頹廢美阿根納造船廠,讓心情放鬆。
如果是情侶一同遊玩,那來基隆一定不能錯過這裡,由漁民自己用廢棄的油漆刷成不同顏色的小屋,搭配港區海景,無論是在對岸上方路旁,或港區對面,因為高低差而展現出不同的美景,更會隨著天氣變化展現不同風采。
過了和平橋可見阿根納造船廠,有著工業風的頹廢美,曾經是電影《美國隊長》的取景地,它曾經是一個貯炭場、礦砂裝船場和遊艇造船廠,見證了基隆的礦業、運輸和造船業的發展。
阿根納造船廠遺址建立於1916年,當時大稻埕企業家黃東茂在這裡設立了一個貯炭場,用來存放從深澳坑復振炭礦開採的煤礦。
1936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改建為礦物貯藏倉庫,並鋪設了鐵道和裝貨碼頭,將金瓜石礦區的金礦和銅礦運送到這裡,再轉運到日本。
二次大戰後,由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接管,並擴建了廠房和設備,用來開採和冶煉金屬礦物。
1966年美國阿根納遊艇公司在這裡成立了臺灣阿根納股份有限公司,用來製造玻璃纖維遊艇和帆船。
1987年阿根納公司停業土地由台灣糖業公司得標並出租給私人。
2016年,基隆市政府將阿根納造船廠遺址暫定為古蹟,並於同年登錄為歷史建築。
親愛的壞蛋一段話 :
人一旦被貼上標籤,就一輩子就很難撕下來,當你沒利用價值,不過只是個裝飾,沒有人會留戀的。
或許更應該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務上,而不是活在別人空間,就這樣享受在自己空間,其實很滿足、很開心。
###個人的喜好,皆有所不同,唯有透過親身體驗,才能發現每個地方的小小感動。###